无标题文档
【GT观点】防疫常态化下的复工复产,科技企业迎来哪些机遇?
2020年4月8日0时,为期76天的武汉“封城”时光走到了尽头,火车、飞机、高速三大离汉通道重新开通,这也意味着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中国疫情进入了到低危险阶段。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低危险不等于无风险。时下,国内外疫情形势复杂严峻,输入病例风险不容乐观,国内偶发的本土病例也存在疫情反弹的威胁,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北京,已经做出了防疫常态化的提示,在防疫常态化下的复工复产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主旋律。

有别于餐饮、线下娱乐等消费行业,在疫情期间,科技企业始终活跃在一线,在政策的扶持之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防疫常态化下的复工复产也走在了各行各业的前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透露,截至4月1日,169家国家高新区企业整体复工率达到了7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的复工率达到94.2%,有35家国家高新区实现总体复工100%,高新区整体复工复产率普遍偏高,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高地,截至4月2日,中关村示范区重点监测的3.84万家企业,到岗复工率近90%,188家中关村创业孵化机构复工率达96.8%。疫情期间,中关村有200多家企业积极参与到检测试剂、疫苗、药物等研发生产工作中,特别是发挥了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推出了AI诊疗、智能测温、消毒和配送机器人等新技术与新产品。今年1~2月,中关村信息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2.5%。

在此次疫情的冲击之下,科技发展的脚步正在加快,科技也正在慢慢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对于科技企业而言,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复工复产的进行,将迎来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两方面的机遇。

从政策扶持方面来看,国家及地方将继续推动资金扶持与研发补贴,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疫情期间科技部紧急发布了一批人工智能指南,加大了对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和关键器件的研究,下一步,科技部将结合疫情防控针对智能医疗,特别是人工智能在传染病防治、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设立“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这也是大势所趋。


另外,近期海淀区也在准备为企业国际合作研发、境外市场拓展、胚芽企业培育、国外授权专利、参与技术防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重大科研与创新等方面项目的提供专项补贴等等。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回升、新基建的推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建设将有望加速推进,从概念走向主流,并带动整个科技行业螺旋上升。当然,在每个行业发展之中都会有先驱,有先烈,尽管未来趋势已定,但当下市场需求尚未完全回暖,下游压力依然存在,因此,只有在保证资金链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拓展市场,才能够迎来春暖花开。
 


关于国泰  国泰团队   投资案例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北京国泰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010-88854918 88855730 传真:010-8885640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宝盛里宝盛南路1号院奥北科技园国泰大厦9层 邮编:100192 版权所有:北京国泰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15801号-2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