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GT前瞻】启动“新基建”,政策加码科技创新!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注意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对于“新基建”的提法其实并不陌生,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的2019年在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开年以来,国务院、工信部以及地方政府政策持续加码,北京、河北、山西、上海等13个省份公布了总投资规模接近34万亿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广泛涵盖传统基建与新基建项目

当下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动能转换新阶段,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了传统消费经济,疫情的全球扩散同样波及到了全球经济与贸易,重大危机事件之下,以政府为主导的基建投资能够更好地托底经济。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都采取了扩大基建的手段来应对。

此次疫情的全球扩散,促使全球重新进入降息通道,这给了中国扩大基建投入的良好机遇,同时,也给了以“新基建”为中心的科技行业新的发展机遇。与往年的传统的基建投资不同,今年的“新基建”政策并非像过往一样走简单的资金投入老路。


一是“新基建”顺应市场巨大需求而生的。与2008年基建投入后,大幅降低运输成本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不同,新基建当下有着迫切的需求,疫情防控以来,数字经济大放异彩,从在线办公到远程医疗,从机器人到无人机,缓解了疫情的影响,也增强了中国经济抵御风险的韧性,而这一切都倒逼新基建的大力投入。数字经济也是中国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连接着投资与消费。

二是“新基建”对应着的是中国的“补短板”。2月24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疫情暴露出我们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短板就是下一步投资增长潜力所在,就是发展空间所在。” 这也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刚刚召开的会议精神一脉相承,“新基建”的投入也是目前补短板的急切需求。

三是与传统基建不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从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民间资本是最有活力的成分,在过往20多年中,市场成就了阿里、腾讯、京东、华为等一系列伟大的企业。在新基建的项目中,政府以开放的心态允许民间资本介入,在更大的空间里试错,推动这个巨大的体量建设,新基建带来的效益一定会是空前的。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新基建的推动将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与新的机遇,身处“新基建”行业的企业有望直接享受政策红利,而上下游企业也将得益于新基建的推动而迎来新的市场需求。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新基建的开展,为更多企业进入提供了便利,科技行业的角逐将愈发激烈
 


关于国泰  国泰团队   投资案例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北京国泰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010-88854918 88855730 传真:010-8885640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宝盛里宝盛南路1号院奥北科技园国泰大厦9层 邮编:100192 版权所有:北京国泰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15801号-2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