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GT观点】疫情之下,科技企业如何“突围”?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与蔓延使很多企业无法按时复工复产,给企业经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科技企业。

不久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其中高科技企业占18.51%。调查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账上现金余额,34%的企业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对2020年的营收而言,58.05%的企业预计将下降20%以上。在疫情之下,正在成长的科创企业该如何突围,顺利度过这段特殊时期呢?

时刻关注政策动向


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得到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中央及各地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尤其是对于受疫情较大的科技企业,很多地区也单独出台了相关政策。


从国家层面来看,2月6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为各类科技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的通知》,主要涉及减免租金、强调防控、推行网上办理等。

就北京市而言,2月5日,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16条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对于海淀区,2月12日制定并发布了《海淀区关于落实北京市促防疫稳增长政策加大力度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除附则之外,分为鼓励企业科技防疫、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加大企业金融支持、强化企业精准服务。

从国家级政策到地区政策尽量无疏漏,保持与政府的沟通,尽可能地研究并尽快申报各种补贴、减免税及其他优惠,并指定专人负责

时刻盯紧现金流


对于企业而言,在面临着不确定性之时,企业的首要目的是“活着”,需要严格守住现金流和成本管控,尤其是对于高贷款、高财务费用、现金性收入较低的企业。


首先要确定公司最低资金安全线,并评估出现金流可持续时间,然后从现金流入手盘点应付款与应收款项,按照金额大小与轻重缓急对现金流入流出进行管控

同时尽可能多地与内外资银行信贷部门沟通,动用一切关系争取谈判利益,储备后续现金流。

保证资金发挥最大作用


疫情的突如其来,既是对企业财务的挑战,也是对企业管理的考验。在此特殊时期,要制定合理的资金管理体系,向管理要效益


首先根据疫情防控阶段制定当下的战略,“活着”“转型”或者“突破”等等,根据战略制定资金管理体系,划分好备用钱、发展用钱、投资用钱等等,预留风险金,高效使用钱,降低资金风险并提高回报率,这是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挑战。

如果面临困难,还要有断臂求生的魄力,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到核心与高回报的业务中

危机中寻找发展契机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此次疫情的发生推动了社会的智能化发展,对新科技与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科技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现有技术与业务,结合疫情防控期间政府、用户的需求开拓新业务,推广新产品,积极与政府以及上下游企业合作,建立并加强联系,化危机为契机,为自身成长奠定基础

科技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除了技术的更迭,市场的敏锐性以及管理效益也是重要环节。在科技行业,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此次爆发的疫情既是一场考验,也是一次提醒,相信在疫情度过之后,将有更多伟大的科技企业诞生!
 


关于国泰  国泰团队   投资案例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北京国泰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010-88854918 88855730 传真:010-8885640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宝盛里宝盛南路1号院奥北科技园国泰大厦9层 邮编:100192 版权所有:北京国泰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15801号-2 法律声明